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是社会公众对高校思政课的整体认知和评价,是影响社会公众对思政课建设及其成效认同感和接受度的重要因素。目前,高校思政课建设和社会预期还存在一定差距,其公众形象塑造更处于自发无序状态,因此,需要在锤炼思政课“关键课程”形象、锻造思政课教师“大先生”形象、强化社会传播这三重维度协同发力,不断提升高校思政课形象的感召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推进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锤炼高校思政课“关键课程”形象
课程是由一定的培养目标、特定的教学方案和预期的教育结果构成的教育教学体系。高校思政课的开设,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的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专业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学术深度广度和学术含金量不亚于任何一门哲学社会科学。”我们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锤炼思政课的“关键课程”形象:
强化思政课的规范性形象。课程规范性建设包括课程设置合理、课程要素齐全等方面,是课程建设应塑造的最基本形象。我国高校思政课在组织管理、教学管理、队伍管理、学科建设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规范性标准。教师必须把握好各学段学生发展规律和各门思政课之间的逻辑关系,以教材为基本遵循,坚持守正创新,推进课程设置、教学安排、教学方法、教学考评等方面的建设工作。当前,高校推进“大思政课”的关键在于认识到,“大思政课”是基于思政课内在属性与结构特征的课程形态拓展,本质是“课”。各类育人元素不是机械拼凑,而是按照思政课的规范性要求加以有效转化。
彰显课程“本质是讲道理”的学理性形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高校思政课本质就在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清楚,把党的创新理论“讲深、讲透、讲活”,彰显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学理魅力和实践伟力。教学需要科研,科研也必须服务教学。提升思政课学理性的关键在于实现课程教学与学术研究齐头并进,正确处理好课程建设学科建设的关系。思政课教师唯有以学术研究为支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并实现研究成果的有效转化,才能真正做到“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
彰显课程“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引导形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的任务是传导主流意识形态。”高校思政课担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神圣使命,事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校思政课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定政治立场,把握正确方向;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大学生头脑。
锻造思政课教师“大先生”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教师的公众形象直接决定着思政课的公众形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队伍建设先后提出了“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等目标要求,并强调“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
擦亮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的鲜亮本色。理想信念是个人、政党乃至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政治灵魂。思政课教师的重要职责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政治要强”是思政课教师坚持“六要”的首要标准。“欲信人者必先自信。”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做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传承者、捍卫者和学生思想观念的引领者。
塑造思政课教师“专业素养高”的职业形象。打铁必须自身硬。“过去讲,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看,这个要求已经不够了,应该是要有一潭水。”高校思政课教师拥有的专业素养、知识储备、教学技能等直接影响思政课教学效果。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做到理论功底深厚、学识渊博;必须刻苦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扎实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必须在教学中充满理论自信和学科自信,用精透的理论剖析抓住事物的根本,有理有据地回应学生的价值困惑和理论疑惑;必须紧跟教学发展前沿,实现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
锻造思政课教师“人格要正”的思政形象。“为人师者,必先正其身,方能教书育人,此乃师德之本也。”思政课教师既要争做“学问之师”,更要做到“情怀要深”“自律要严”“人格要正”。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品正德高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敬仰,做学生良师益友。
强化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的社会传播
从传播学角度看,公众形象是信息传递的产物。提升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不仅仅要锤炼课程形象、锻造教师形象,更要加强舆论引导、强化主流舆论、优化舆论生态,让高校思政课形象传得开、传得好。
构架立体化的传播矩阵。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普及的时代,高校思政课形象传播面临传播渠道转型升级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构架立体化传播矩阵,通过网络、移动终端、大众媒体,以及报纸、期刊等多维传播体系,通过网络推介、巡回宣讲、学术报告等多种形式,拓宽受众的覆盖面,形成思政课形象传播的“交响乐”与“大合唱”。当然,高校思政课形象传播不是单向的,而是互动性的。我们需要在促进受众接受与认同上出实招。要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形成思政课形象传播的新势能。
以“大众话”讲好党的创新理论。主体形象是人类思维在话语作用下的产物。人们对思政课的认知和理解,就是借助思政课话语系统来感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大批能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讲好的人才,讲人民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因此,高校思政课在教学信息传递过程中,应力求使抽象化的概念、判断和命题转化为生动具体、通俗易懂的知识。应使用人民群众熟悉的语言、喜爱的方式阐释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转换成“常识道理”,让马克思主义更好地走进人民群众。
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推进高校思政课形象传播,重在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重在坚持正面引导为主,弘扬主旋律,增强正能量。应做优做强各级各类宣传、评奖活动,如“思政课教师年度人物”“高校思政课教师影响力标兵人物”等评选活动,推进思政课教师形象的正向传播,以思政课教师的优秀事迹增强形象感染力。同时,思政课教师要积极投身于理论阐释和宣传,将党的创新理论准确地、有深度地、接地气地传达到社会基层。
总之,我们应以战略眼光高度重视思政课公众形象的建设工作,在充分把握思政课社会传播规律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途径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规划和设计。
【编辑:admin】